注塑模具材料的选择
首页 / 新闻资讯 / 注塑模具材料的选择

注塑模具材料的选择

注塑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模具寿命、制品精度与生产成本,需在性能适配、经济性与工艺性间找到平衡。当前主流材料可分为金属基、非金属基两大类,各有明确应用场景。

金属材料是注塑模具的核心选择,其中模具钢应用广。预硬型模具钢(如 718H)无需后续热处理,硬度均匀且加工便捷,适合批量生产的家电外壳、日用品模具,寿命可达 50 万模次以上;淬火回火型模具钢(如 H13)耐高温、抗磨损,能应对 PC、PA 等高温成型材料,常用于汽车发动机部件模具;而不锈钢(如 S136)具备优异耐腐蚀性,是医疗、食品接触类模具的选择。此外,铝合金(如 6061)因轻量化、导热快,在快速原型模具与薄壁制品生产中优势显著,可缩短冷却周期 30% 以上。

非金属材料则在特定场景中发挥作用。环氧树脂模具成本低、制作周期短,适合小批量试产或文创产品;陶瓷材料耐高温且化学稳定性强,可用于特殊树脂成型,但脆性大、加工难度高,应用范围有限。

选型需紧扣三大核心因素:一是制品特性,高透明制品需选择抛光性能好的材料,含玻纤增强的塑料则需模具钢具备高耐磨性;二是生产规模,大批量生产优先选高强度模具钢,小批量试产可选用铝合金或非金属材料控制成本;三是成型工艺,高温成型需重点关注材料耐热性,腐蚀性树脂则需考虑耐化学性。如今,随着 3D 打印技术发展,金属粉末烧结材料(如 Maraging Steel MS1)可实现复杂模具快速制造,为定制化生产提供新方向,推动注塑模具材料选择向更精准、更多元的方向发展。

填写留言